建立健全塑料产业绿色循环价值链体系—— “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原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公司、组织与单位。

2021年9月15日,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动“十四五”白色污染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该方案将进一步完善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压实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着力提升塑料垃圾末端安全处置水平,大力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整治,大幅减少塑料垃圾填埋量和环境泄漏量,推动白色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目标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行动方案》明确了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的任务。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发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

近两年,我国政府加快了全面推进塑料价值链绿色循环转型与加强再生塑料使用的步伐: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鼓励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

2. 《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到推广再生材料和含有再生料成分的产品,加强绿色标准体系

3.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

4.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推进废塑料等城市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集聚发展。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采购再生资源产品,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资源利用密集型行业,国家也明确了相关的目标与政策措施,例如:

1. 邮件快递包装:《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与《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规定寄递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对邮件快件进行包装,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邮件快件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并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鼓励寄递企业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2. 饮料纸基复合包装:《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饮料纸基复合包装领域生态设计更广泛开展,废弃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的资源化利用率力争达到40%

3. 农膜地膜:《农业农村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意见》指出,全力抓好地膜回收利用,以主要覆膜区域为重点,以回收利用、减量替代为主要治理方式,大力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控农田“白色污染”。

4. 汽车:《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与商务部关于印发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以回收利用为重点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思路。目标到2023年,报废汽车规范回收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汽车生产企业为责任主体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模式;报废汽车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5%;汽车绿色供应链体系构建完备,汽车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5%重点部件的再生原料利用比例不低于5%

5. 家电:《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提出利用再生资源推动绿色发展的行动计划,鼓励责任企业与废旧家电拆解企业联合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加强对再生原料、再生产品和产品回用部件的研发,推动产品设计向易回收、易拆解方向予以优化。不断提高再生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水平,畅通废物再生与循环利用渠道

笔者认为,在“十四五”期间落实《行动方案》,需要塑料全价值链的各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

1. 加快以优势行业为先导的绿色供应链和行业绿色标准体系的构建,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

2. 从源头杜绝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实现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健全塑料制品的易回收、易再生设计标准体系以及相关的认证与标识体系。

3. 加强塑料回收处理基地建设及装备改造。以行业优势企业为中心建立专业化塑料回收处理园区,加强集中化管理,形成废旧塑料回收处理网络;通过专项基金、设备补贴、定向贷款等方式鼓励塑料再生回收利用装备升级换代,促进废弃塑料再生利用的智能化、规模化和清洁化发展。

在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塑料产业在“十四五”期间也需要积极探索实现产业上下游碳中和的路线图,明确组织经营层面的碳排放测算方法与边界,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携手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测算,共同挖掘在塑料制品在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再生等环节的减排方案,积极运用碳市场机制以及碳/气候金融工具加速塑料产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综合性转型。

 

 

作者:高杨   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 办公室副主任

 

创建时间:2021-09-17 15:2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