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典型案例之一: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本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户主那略规划、规章制度、相关机构设置
(一)战略规划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冀北电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电网物资供应链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为目标,以资源节约、能源降耗、环境保护、健康安全为抓手,携手供应链上下游和相关方,持续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促进电工装备绿色升级,共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网冀北电力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持续提升供应链绿色化水平,已被列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物资管理规划》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落地重点任务》。
2022年出台《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关于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物料绿色管理、绿色采购交易、绿色仓储物流、绿色建造、绿色回收利用、链碳管理体系、绿链建设保障七个方面提出了关键技术创新、管理制度改进和采购导向变革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
(二)管理目标
在链碳双控管理方面,基本建成供应链碳排放核查、统计、监测、报告、披露等体系;碳排放盘查管理、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供应链业务线上化、电子化作业率超过98%。
(三)组织机构
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了绿链管理工作组,负责健全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负责建设供应链碳减排管理体系,负责推进绿色采购、绿色物流和绿色回收。组长由物资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发展策划部、设备管理部、市场营销部、建设部、科技部等部门和物资公司、电科院、营销服务中心、智能配电网中心、工程管理公司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二、本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情况
(一)推进绿色采购
1.健全物料绿色管理
坚持资源减量化利用,精简设备材料选型,提升技术规范通用水平,建立2203个标准物料。跟踪收集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方要求,考虑资源节约、能源降耗、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等因素,推进重点管控物料清单编制。2021年至今,识别174个物料绿色属性,采购2级及以上能效变压器等节能环保设备2.84亿元。
2.实施供应商环保信用准入
突出环保失信惩戒,投标人未提供企业环境监管结果的、列入环保不良企业的、处于环保处罚状态的,投标文件作否决处理。强化环保守信激励,投标人获得政府颁授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供应链证书的,评审加分。
3.引导供应商开展绿链管理
应用绿色供应商评价机制,将质量、环境、能源等体系认证,清洁生产、企业碳核查等审核,电热气煤等能源年耗量,纳入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和招标评审;结合电工装备产业实际,应用投标否决、评审分值等方式,引导供应商降碳减污扩绿。在物资类投标人中,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超过99%,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超过80%。
4.推进上游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绿色低碳”信息
修改招标文件,要求供应商建立关键原材料、生产工序的追溯机制,实现关键原材料、工艺可追溯,如铁塔大规格角钢、瓷和玻璃绝缘子的窑炉批次等,确保缺陷可追。推广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应用,追溯入网设备的原材料组部件,开展二级供应商、产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管理。试点电子商务平台核实、质量追溯二维码查询的模式,选取铁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物料,实现质量追溯信息的维护、审核、查询,以及多维度统计分析,推动产品信息全生命周期一码追溯。目前,输电线路材料的34家一级供应商、逾400家二级供应商已纳入追溯管理。
物资质量追溯二维码
二级供应商及产地追溯
(二)推进绿色物流
1.提高库存利用效率
应用全品类物料组采购配网协议库存,提高需求供应的匹配效率。实施两级利库采购联动,项目单位策划,设计单位选型,专业部门管控,提高库存利用效率。持续开展盘点清理、技术鉴定、利库领用、跨区调配和报废处置,推进积压物资动态清零。《基于供应链智慧运营的精益库存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入选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行业典型案例。
2.推广智慧物流
应用电工装备物流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传感器终端,全程在线监测配送的位置状态,引导供应商优化装载策略、科学规划路径、选用环保车型,推动社会物流节能降耗。2021年,平台注册供应商326家、承运商285家,监测重要设备运输73车次。
ELP系统功能示意图
3.建设绿色仓库
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提高仓储效率为目标,合理规划库址库区,应用先进物流技术,6座物资库通过中国绿色仓库认证,4座废旧蓄电池专用仓库投运。编制零碳仓库评价标准,编制仓储减碳技术清单,推进零碳仓库玉田示范点建设。
(三)推进绿色回收
1.实施拆回电能表分拣利旧
建设分拣流水线、智能仓储系统和国内外首套计量设备全性能试验智能检测系统,实现单相电能表、三相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三相直接接入式电能表、专变终端、集中器五种计量设备的全性能检测、自动分拣和分类存储。制定《智能电能表运行校准规范》(JJF(冀)174-2020),误差检测合格的延长使用周期。2021年,拆回电能表分拣24.22万只、再利用7.11万只。
拆回电能表分拣流水线系统图
2.加强退役蓄电池回收利用
优化退役处置流程,提前办理技术鉴定、资产审批等退役手续,确保退役蓄电池及时处置。建立退役废旧蓄电池台账,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按照环保达标、资质齐全、专业回收等要求,健全回收商遴选机制。开展退役蓄电池余能检测、残值评估,促进梯次利用。2021年,专业处置报废蓄电池4215套,梯次利用退役电池106套。
退役蓄电池处理流程图
3.深化六氟化硫气体循环利用
开展六氟化硫气体减排科研攻关,建设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中心,健全“分散回收、集中处理、统一检测、循环利用”的工作模式,有效避免六氟化硫气体在网量增加,促进温室气体减排。2010年以来,累计净化处理52.9吨六氟化硫气体,净化处理后气体全部回用,相当于碳减排126.4万吨。
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流程图
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中心布局
(四)推进绿色信息平台建设与信息披露
1.应用绿色信息分享平台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五E一中心”绿色供应链平台,全面支撑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三大业务链,实现传统业务的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电子商务平台ECP,依托集中采购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链。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内部专业融合共享、集约管控。两大业务平台内外协同,全程电子化操作,通过“e物资”移动终端,实现手机一键办理。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国内首创、与上游装备制造企业互联的数据交互平台,生产信息实时采集,引导供应商优化工艺,提升质量。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P,特种设备专业化监控平台,仓储运力资源共享,推动社会物流数字化水平提升。供应链运营中心ESC通过建设运营分析决策、资源优化调配、风险监控预警、数据资产应用、应急调度指挥五大功能,推动供应链智慧运营,运营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全面提升。在2020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十一届全球采购(武汉)论坛暨采购博览会上,打造“五E一中心”国网特色智慧供应链体系获评优秀采购案例。
“五E一中心”信息分享平台
2.强化绿色信息披露
服务京津冀清洁发展行动计划,规范执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废弃物环境无害化处置监督管理办法》《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变电站站址、输电线路径占用生态敏感区,严抓环评报告质量,严格电网废弃物环境无害化处置,健全评价体系和公示机制。
输变电工程环保公示
推动供应链全链路绿色运营,在绿色采购、绿色选型、绿色包装等8个方面发起倡议,得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变电工、许继集团等多家企业的关注与支持,近千家供应商积极响应倡导,定期在蔚蓝地图上披露环境绩效、节能减碳。定期通过“蔚蓝地图”或环保信用公示系统查验供应商环境表现、气候行动,发现不合格信息,直接剔除绿色合格供方名录清单,再开发时重点关注供应商历史问题整改情况,推动供应商企业环境管理、节能减碳、供应链管理,带动电工装备等制造产业协同推进绿色供应链构建。
e链国网平台供应商响应绿链倡议
供应商环境监管记录
供应商CITI指数排名
(五)推进供应链碳双控
1.推进供应链业务减碳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持续推进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持续深化“五E一中心”应用。2021年,云采购标包99.98%,物资合同云签约金额80%、云结算单据98.8%,云服务供应商8万余家次,有效降低了供应链各环节人耗物耗能耗。
2.提高链碳管控能力
以柔性团队的方式,设立链碳技术中心。以配电变压器、电能计量箱、仓库和供应链业务为主题,推进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碳排放核算数据库、碳减排技术清单等研究。推进碳排放核算师、碳排放管理师认证。
3.营造绿链发展环境
在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服务大厅、投标保证保险平台等,持续发布《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绿色供应链倡议书》,得到相关方关注支持和供应商广泛响应。绿色供应链建设列为物资部支部书记挂牌工程,定期督办进度成效。汇编绿色供应链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典型案例,开展绿色供应链宣贯培训。
绿色供应链倡议书
三、本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成效
(一)推进行业绿色化升级
通过实践绿色供应链管理,指导和规范电力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电力行业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链长”作用,引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高环境自觉性,带动绿色协同发展。参编《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技术要求》《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19项,并推广应用于招标采购。识别174个物料绿色属性,在1.05万家核心供应商中推广2203个标准物料采购,近三年总采购金额332.81亿元。良乡中心库、承德上板城、廊坊固安等6家仓库获评“中国绿色仓库”,所属4家市供电公司建成废旧蓄电池专用仓库。发布“电力看冬奥”等31项大数据产品,获得国家能源局、北京冬奥组委、河北省政府批示肯定。
(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电力企业供应链绿色化管理,推动供给侧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化改造,从供给侧减少乃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落后产能产品,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制造比重偏低、环境污染较大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助于形成绿色发展市场化机制,促进企业主动寻求绿色化发展,推动节能、环保和人体健康安全等管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以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主要技术方向,通过发布“关于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技术(新产品)的公告”,诚邀合格供应商在内潜在供应商提供具备创新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发挥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优势,在绿色采购中应用产品信息全生命周期一码追溯,完善招标评审规则,引导供应商绿色运营、清洁制造。鼓励低碳原材料组部件创新、无害化减量化包装。
(三)提高企业品牌形象
通过建立电力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体系,提升我国电力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绿色核心竞争力,提高电力行业企业美誉度。风光储可持续发展范例获得“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低碳发展类冠军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企业馆发布。“基于现代智慧供应链思维的物资质量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构建源-网-荷全过程精益化能源管理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发展”获第三十五届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基于全过程管理的六氟化硫循环再利用创新与实践”获2020年电力行业质量创新成果二等奖,“基于供应链智慧运营的精益库存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入选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行业典型案例。2021年发布绿色供应链倡议书,人民网、中国电力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多家媒体报道。